江西省修水縣義寧鎮(zhèn)下路源村四組,位于修水縣城西南部,是一個山清水
秀、古樹參天的秀美村落,歷史上曾為兵家駐地,王姓人家世居在此近千
年,至今還有一處千年古樟群。
全民抗日戰(zhàn)爭初期,修水一帶兵荒馬亂。因聽說會有大兵到南姑鄉(xiāng)(
現(xiàn)屬義寧鎮(zhèn)、寧州鎮(zhèn))的下路源、良塘等地來,當?shù)卮迕癖慵娂姸氵M附近
的深山老林避難,唯有少數(shù)大膽不怕死的鄉(xiāng)親偶爾回家查探。據(jù)一些老人
回憶,大概是民國27年(1938)夏秋季節(jié),國民革命軍第三十集團軍王陵
基總部進駐下路源村。
當時,村中有位名叫王彥柏的紳士,是一個武藝高強、膽量較大的人
。一天,他帶著幾位鄉(xiāng)親從高城鄉(xiāng)(現(xiàn)竹坪鄉(xiāng))的雨嶺(現(xiàn)羽嶺)深山中
回家探視,看到村里突然來了4名軍人,便吩咐大家各自躲藏起來。這4名
軍人來到現(xiàn)四組塘背王家祖堂地坪上,因未見人影,便呼喊“老鄉(xiāng)不要躲
,我們是國軍,來打日本鬼子的。出來吧!”
王彥柏聽完喊話便走了出來,只見眼前4人中,分別是2名軍官、2名
衛(wèi)兵。其中1名戴副眼鏡、身材魁梧、說話宏亮的軍官,和善地向王彥柏
打招呼,叫“老鄉(xiāng),不要怕”,并用濃濃的四川話跟他拉起家常,說明來
意。當知道當?shù)亟^大多數(shù)村民都姓王時,這位軍官哈哈大笑起來,說:“
我們還是本家,我也姓王,叫王陵基!辈痪,他們兩人很快地成為了朋
友。站立旁邊的衛(wèi)兵忙說:“他是我們的總司令!蓖蹩偹玖町敿唇型鯊
柏把老鄉(xiāng)喊出來,并叫他去把躲在深山的人帶回來。王陵基說,他手下有
幾萬人,要把總司令部駐扎到下路源,老鄉(xiāng)們不必再躲了。
沒幾天,三十集團軍總部機關(guān)便陸續(xù)進駐了下路源塘背四組一帶,F(xiàn)
在的塘背墈上屋是王陵基住地,原有三棟呈“凹”字形的土筑房屋,現(xiàn)只
剩一間土房。王家祖堂西側(cè)民房,是總部和參謀處駐地;參謀處開始由祝
處長負責,后來祝處長升任師長,便由鄔處長負責。祖堂東北向約200米
遠的茶行里,駐扎情報處和電臺,電臺臺長姓張。祖堂西北向約200米遠
的新屋里,駐扎辦公廳。祖堂西向約300米遠的下屋,駐扎副官處?偛
各機關(guān)距離總部都在200米左右,呈一菱形狀布局,房屋周圍均有參天古
樟、古楓遮護,環(huán)境幽秘,不易被日軍發(fā)現(xiàn)?偛刻貏(wù)營擔任警衛(wèi),在下
路源四周布滿明崗暗哨。
駐防官兵和當?shù)匕傩障嗵庉^融洽,不亂動百姓的東西。有一天,一位
老鄉(xiāng)煮玉米吃,見家門前有一哨兵在站崗,便拿了一根玉米棒給哨兵吃。
不料,正巧被王陵基看到。王陵基以為是哨兵向人索要的,上前便罵,并
從他手中奪過玉米,舉起馬鞭欲打。該老鄉(xiāng)急忙上前勸止,說明原因,哨
兵才免受皮肉之苦。
逢有重要事項,總部便召集各機關(guān)人員來到古楓下,按機關(guān)序列排好
隊伍聽王陵基訓話。王陵基說話聲音洪亮,在1里開外都能聽得到他的地
道四川口音。
王陵基為了紀念三十集團軍為國捐軀的抗日將士,在下路源車家源龍
背上修建了一座忠烈祠,在祠西修建了忠烈墓地。祠前豎立一塊大石碑,
碑上刻錄陣亡將士的名單。當時建祠的磚,是為了便于縣城居民躲避日軍
飛機轟炸出城疏散而拆下的部分城門口墻磚,是由集團軍官兵排成數(shù)里長
的隊伍,用手遞方法從縣城傳運到忠烈祠工地來的。集團軍將士在縣內(nèi)、
縣外陣亡后,王陵基都會要求部下盡最大努力把遺體運回總部,親自擇地
并舉行儀式予以安葬,F(xiàn)存的葬于下路源村胡家洞椅形嶺的上校工兵營營
長舒漢璧墓,與葬于南橋村黃土坑羅漢獻肚山的上高會戰(zhàn)戰(zhàn)場殉國的少將
團長張雅韻和上校團副宋文華合墓,都是由王陵基親自擇地并銘志的。據(jù)
年老村民回憶,當時的忠烈墓地安葬有數(shù)百名為國捐軀的抗日將士。
三十集團軍總部駐扎到義寧鎮(zhèn)下路源村四組,從1938年至1945年抗戰(zhàn)
勝利后撤離,歷時達7年之久。據(jù)說日本投降時,總部派了一位姓陶的參
謀參加受降儀式。當從電臺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時,總部軍政人員從辦公
室跑出來,聚集在古楓樹下跳起來歡呼,有的熱烈擁抱,有的激動流淚,
整個塘背沉浸在一片歡聲笑語之中,見到老鄉(xiāng)就說“小日本投降啦!小日
本投降啦!”,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不久,王陵基奉令調(diào)走,據(jù)說是去當
江西省政府主席,總部也隨之撤走。
三十集團軍總部駐扎下路源期間,在當?shù)亓粝潞芏鄠髀。以下介紹其
中三個故事:
一、迎接薛岳
民國28年(1939)夏,第九戰(zhàn)區(qū)代司令長官薛岳將來三十集團軍視察。
王陵基得到消息后,便令總部各機關(guān)人員及特務(wù)營士兵早早吃過午飯,做
好迎接準備。隨即,王陵基便乘轎帶領(lǐng)隨行人員前往縣城迎接。
一行人剛走到離王家祠堂不遠處的一座石橋,就見迎面走來兩名頭戴
草帽、腳穿草鞋、全身農(nóng)民打扮的人。衛(wèi)兵見這兩人走路的姿勢與身上的
打扮極不相稱,立即警覺起來,拉起槍栓,盤問來人。王陵基在轎里問怎
么回事,隨從告訴他相關(guān)情況。王掀開轎簾仔細察看來人后,慌忙落轎上
前立正行禮,并緊握對方的雙手。來人正是薛岳,他悄聲吩咐王不必聲張
。然后,兩人乘坐轎子回到王的住處。
吃完午飯的官兵不知薛長官已到,依舊按原定安排準備迎接,特務(wù)營
排成兩列在古楓下恭候,其他將官則從副官處到王家祠堂列隊迎接。直至
傍晚,官兵仍然不見薛長官和王司令的到來,以為薛長官不來了,等得有
點不耐煩,卻不敢離開。薛、王密談了整整一個下午,到傍晚才出來走動
。當看到特務(wù)營和其他將官還在列隊等候時,王陵基急忙叫衛(wèi)兵傳令:“
長官早就到了,大家散了吧!惫俦動,才蜂樣散開回住地吃晚飯。
二、誤炸洪坑
民國28年(1939)秋,日本侵略者盤踞在與修水相鄰的武寧地帶,王
陵基總司令部的第七十二軍駐扎在三都。因修水距敵較近,為防奸細滲透
,總司令部要求駐地各機關(guān)每晚都要清查人數(shù),特務(wù)營還要做好巡邏、查
鋪等警衛(wèi)事項。整個駐地戒備森嚴。
一天晚上,總部巡查時,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叫張德的衛(wèi)兵不在營地。次日清晨
,才得知他未經(jīng)許可到縣城去了。王陵基知道后,打了張德一個耳光,還
罵了他一頓。張德心胸狹小,自認為跟隨王陵基多年,王竟因這點小事下
此狠手,未免太過。待王離開后,他大罵“瞎子媽媽×,叫你不得好死”
。
第二天清早,張德便偷偷溜去武寧向日本人告密。途中,一位參謀遇
見張德,問他“去干什么”,張說“去七十二軍辦點事”后慌忙離去。張
德找到了日本人,并將王總部的地理位置告訴了日軍,說在修水縣城南面
,有一道離修河不遠的山溝,溝水上有一座石拱橋,橋邊有一棵很大的古
樟樹,沿該橋南進1華里左右,看到有一大片樹叢和民屋的地